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开诊以来已完成13例海上
医院医护人员正从直升机上转运患者。受访者供图6月19日,澎湃新闻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滨海院区)(简称“医院”)处了解到,自该院年5月1日开诊以来,多次参与“空海一体”联合抢救,目前已成功完成10次13例空中应急救援。年12月3日中午,在距离福州机场东部公里海域的“闽晋渔”船上,一渔民正在渔船上作业时突发胸痛不适并呼吸困难,于是立即拨打海上搜救电话。医院医务人员了解到该患者有长年高血压病史和胸痛加剧的典型临床表现,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去。这位渔民需要尽快送医接受急诊介入手术,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但海上——陆地相距公里,如果采用传统的海上救援-陆地运输的方式,至少需要8小时,而且路程颠簸,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闻讯后,立刻指派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前往执行救助任务。当天16时42分,救助直升机B-医院停机坪。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快速转入介入手术室接受治疗。18时15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顺利完成,植入支架开通了堵塞血管,患者胸痛缓解,转回CCU监护。相距数百公里的空地联动救援,在分钟内完成,该男子成功脱险。这种紧急救援对于医院而言并不罕见。年12月5日下午,4名正在东海渔船上作业的渔民不慎被缆绳击伤,其中2人伤情严重。当天,由于海上风浪太大,给直升机救援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个多小时后,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专业救援直升机降落在医院停机坪上。飞机停稳后,早早在停机坪上等待的医院RRT小组急救人员,快速上前协助机上救援人员将受伤渔民转移到转运床。RRT小组快速进行有序分诊,渔民成功脱险。医院是上海市最早开展航空医学救援实践的医疗机构,拥有较多的空中救援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如今正在被复制到医院的海陆空救援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院已构建了一条快速响应、快速动员、快速处置的全新空中生命通道,同时与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紧密合作,形成完善的空地接驳程序和流程,时刻准备守护着海上救助生命通道,应急医疗辐射东海,打造空中、海上、陆地三位一体立体化救援体系。自开诊以来,该院多次参与“空海一体”联合抢救,目前已成功完成10次13例空中应急救援,并在多学科紧密配合、高效协作下,保障区域内接诊航空医疗救援成功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