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2016年轻女性心梗死亡率的影响
年8月27日~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来自波兰华沙的M.Beckowski在本次会议上发表了有关年轻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短期死亡率的研究。
年轻女性心梗患者较少,而且长期和短期的临床预后也相对较好。该研究旨在探究影响≤45岁女性STEMI患者临床预后恶化的因素。该研究纳入了年至年间,医院的例女性STEMI患者,年龄皆≤45岁。
结果显示,30天死亡率为2.8%。相比存活的女性患者,死亡的女性患者的主要特征有:心脏猝死的概率较高(18.2%:2.8%),肺水肿的概率较高(9.2%:0.26%),院前心源性休克也是如此(27.3%:0.5%),局限在心壁底部的梗死病灶较少(22.7%:55.9%),行PCI治疗较少(68.2%:85.5%),PCI伴TIMI3级血流较少(64.3%:95.6%),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27.3%:64.1%)和ACEI(18.2%:57.1%)使用较少,LVEF较低(29.2%:49.9%)。1年死亡率为3.8%。
死亡的患者常表现为:心脏猝死(16%:2.4%)),肺水肿(12%:0.2%),休克(24%:05%),低LVEF(32.2%:50.2%),TIMI3级血流较少(70.6%:95.2%),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36%:67.4%)和ACEI(20%:59.7%)使用较少。
总之,对于年轻女性(≤45岁)STEMI患者,长期和短期预后都较好(30天死亡率为2.8%,1年死亡率为3.8%)。导致长短期预后恶化的因素有:院前心脏骤停、入院时表现心衰症状、高HR、无完全血运重建、低LVEF、住院期间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治疗。
另外,PCI时血栓抽吸和非心底部的局限性梗死灶都会降低30天临床预后。对STEMI年轻女性患者短期临床预后影响最大的是院前心源性休克(倍),低LVEF和高心率也都会增加风险。
PCI时血栓抽吸增加1年死亡率20倍,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增加14倍,低LVEF值增加12倍,高心率增加2倍。
编辑:张秦溪
在心血管时间主页底部的对话框内:回复ESC,即可下载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5部最新指南原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ESC会议专题。德州仪器第三季度业绩强劲受益汽车和工业什么是尺神经损伤还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