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病可导致猪只猝死如何让注射的疫苗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
能够引起猪猝死的疾病主要有最急性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口蹄疫、日本乙型脑炎、魏氏梭茵病、仔猪水肿病等。最急性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可侵害各种年龄的猪,发病时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的较少见,多数能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腹泻,耳朵、臀部、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发红,即而发紫,猪瘟还可出现神经症状。猪瘟特征性病变脾脏不肿大,边缘呈出血性梗死;喉头黏膜充血、出血;肾脏贫血、色淡,有小出血点;淋巴结潮红,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状;胆囊黏膜、膀胱黏膜出血。仔猪副伤寒特征病变脾脏显著肿大,呈暗蓝紫色,触之似橡皮,以中部的1/3处最严重;肾皮质出血,肝脏包膜下有针尖大小坏死点,前期灰红后转为灰白,有时胆囊黏膜出现粟粒大结节。猪肺疫特征病变为咽喉急性炎症,周围组织浆液浸润,肺急性水肿,脾肿大。猪丹毒特征病变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肾肿大紫红色;胃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口蹄疫口蹄疫主要引起幼龄猪突然死亡,成年猪猝死少见,幼龄猪及仔猪死前无明显症状,剖检可见心肌炎,心肌变性、坏死,常出现“虎斑心”,亦曾见伴有膀胱出血。日本乙型脑炎死前常有神经症状,如盲目冲撞、转圈,最后后肢麻痹,倒地不起死亡。剖检主要病理变化在脑部,脑脊膜充血,脑脊液增多,脑切面灰白质中的血管高度充血、水肿,公猪睾丸实质充血、出血、坏死,母猪子宫内膜显著充血,黏膜出血。魏氏梭菌病可见于刚出生的仔猪出现红痢,多于当日死亡。70-80日龄的猪发生魏氏梭菌病,猪场发病当天即死亡20-30%,死前部分病例出现了腹泻、血便,或不表现任何症状,只略现虚弱、昏睡,倒地死亡。剖检可见小肠肠壁变薄,出血明显,肠腔内充满红色内容物,猪死后迅速臌气。仔猪水肿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至70日龄之间的猪。在爆发初期常见不到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同窝中吃的多的、壮的多发。病程长的可见眼脸、脸部水肿,叫声嘶哑,共济失调,走路摇摆,四肢麻痹,倒地死亡。剖检可见胃大弯处明显水肿,额部皮下水肿,肠系膜水肿。黄曲霉毒素中毒急性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尤其食欲旺盛、体质健壮的猪发病率较高,多数不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剖检除表现全身性皮下脂肪不同程度的黄染外,主要表现为贫血和出血。肾、胃弥漫性出血,肠教膜出血、水肿,胃肠道中出现凝血块;肝脏黄染,肿大,质脆;脾脏出血性梗死,心内、外膜明显出血。有机磷中毒病猪表现为肌肉发抖,眼球震颤,呕吐,腹泻,大出汗,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后期瞳孔缩小,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剖检可见胃黏膜出血,胃内容物有大蒜味,肝、肾、肺肿大。亚硝酸盐中毒病猪疼痛呻吟,呕吐流涎,呼吸急促,四肢末端厥冷,口唇皮肤初呈灰白,后变乌黑色,血液不凝,如酱油色。有机氟中毒猪兴奋不安,狂奔,口吐白沫,常于奔跑中倒地死亡,或兴奋过后极度沉郁,最终因循环衰竭死亡。如何让注射的疫苗,产生最大的效益?

  现代养猪不得不承认,疫病仍是制约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维持健康生产?如何在动态、开放的市场中获取利润并保持猪场竞争力?毫无疑问,免疫预防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规模化养殖体系下,只有加强科学和系统的免疫预防、增强生物安全体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

1、疫苗免疫的目的

免疫的目的是通过给健康动物接种一定量的微生物(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激活动物的防御体系,使被接种的动物在以后受到同种病原感染时,免疫系统能迅速有效地产生免疫反应,清除病原或减轻受病原攻击时疾病的严重程度。

2、母源抗体

  了解猪的母源抗体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猪群免疫非常重要,因为猪与人的免疫系统不同的是,猪的循环抗体如IgG、IgM不能通过胎盘直接由母体传递给胎儿,因此新生胎儿对任何病原的侵袭都非常敏感。母猪的初乳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仔猪在出生后12-24小时能够完整吸收这些抗体。

  母猪产前免疫的目的:在母猪分娩前进行疫苗注射能够提高特定病原的初乳抗体滴度,使仔猪得到更好的保护。母猪产前免疫的目的部分是为了提供更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保护仔猪,部分是为了保护母猪。

  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如果受到病原的攻击则消失更快。虽然母猪可为新生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但是母源抗体的保护时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包括母猪的泌乳能力,仔猪吸取母源抗体的数量、日龄,母源抗体的滴度,仔猪所受的病原感染压力以及病原的种类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母源抗体还能够干扰仔猪对注射疫苗的免疫应答。比如猪瘟疫苗的免疫很大程度上受母源抗体干扰,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较高,4周龄前免疫猪瘟疫苗通常出现免疫失败;猪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甚至在6月龄前注射细小病毒病疫苗也会受到干扰。而对于以引起细胞免疫为主的疫苗,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要小很多,比如伪狂犬HB-98株疫苗,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当然,最好能定期监测母源抗体水平以选择合适的免疫时机,仔猪的免疫并非越早越好。

3、疫苗免疫的保护目标

  虽然猪群会接种相应的疫苗,但是不同疫苗的保护目标是不同的,这也是我们制定免疫程序和选择免疫时机时应充分考虑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保护注射疫苗的动物本身,如猪链球菌疫苗;

  (2)通过免疫母猪保护胎儿,如细小病毒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3)通过免疫母猪产生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如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

  (4)既保护母猪也保护仔猪,如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疫苗。

4、疫苗的类型

  1)活苗

  活苗也称弱毒疫苗,其中包含的病原体可以在体内复制。通常活苗的免疫原性强于灭活苗,活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类似于自然感染。但是活苗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从注苗动物传播给未注苗动物;另外活苗在田间使用时可能毒力返强从而致病,比如人们就对蓝耳病活苗安全性表示担心。但通常情况下,商品化疫苗在注册上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毒力返强试验以保证其安全性。

  2)灭活苗

  灭活苗又称死苗,其中包含一定剂量的完整病原体,、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者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的病原微生物的一部分。由于其中的病原体已经失活,因此,注射疫苗后不会导致发病,虽然某些时候毒素可能会产生一些副反应,但通常不会有病原毒力返强或散播病原的风险。

  活苗通常以冻干的形式保存,使用时需要用特定溶液重新溶解,因其溶解后很快失活,所以溶解后要立即使用,而灭活苗则可打开回温后直接注射。灭活苗只能保存在2~8℃,不可冷冻。无论活苗还是灭活苗的保存都要求温度较低并且恒定,但是对于动物机体来说温度过低应激就大,因此使用前需要对疫苗进行预温,尤其是冬季,一般要将注射疫苗预温到25℃左右。

5、疫苗使用方法

  通常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可以在颈部或后躯,但是基于肉品安全和屠宰定级的考虑,较多采取颈部注射。注射时注意不要注射到脂肪层,特别是油佐剂的灭活苗如果注射深度不够,进入皮下或脂肪层不仅免疫效果差,而且应激也相对严重,所以对于不同的猪群应该使用不同长度的针头。皮下注射部位在耳部与头部连接部位皮下,采用较短的针头(15-20毫米);肌肉注射时采用耳根后部肌肉深层接种,根据猪的体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头,仔猪用15毫米,母猪用40毫米。

6、疫苗保存与注射的相关事项

  1)疫苗保存

  所有的疫苗都应妥善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远离儿童,置于低温,冰箱最好加锁,随时监测冰箱的温度,避免阳光直射及温度波动。有一些油佐剂疫苗特别黏稠,使用前应稍微回温到25℃左右,以利于通针,同时避免对仔猪的温度刺激。

  2)注射器

  少量的动物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但是要注意有些油佐剂疫苗会与硅胶发生反应,影响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此时应选用无硅胶活塞的注射器;大批次猪群应使用自动连续注射器。每批次疫苗注射间隔应清洗、消毒、干燥,注射器内不能残留水分、乙醇或其他消毒剂,特别是用于活苗的注射。

  3)针头

  应根据猪的体重和年龄以及注射方式选择合适的针头,在可能的前提下针孔尽量小一些,针头应消毒并且锋利。仔猪可以每窝使用1个针头,不同窝间应更换针头;对不同猪群,通常5~20头猪换1个针头,各圈使用不同的针头。针头给动物接种后绝对不能再用于抽取疫苗,这将污染疫苗;如果疫苗包装量较大,可用一根专用清洁针头吸取疫苗,而用不同的针头给动物接种。

  4)环境卫生与猪群健康

  疫苗注射时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在明显受粪便或泥浆污染的部位注苗。疫苗只能接种于健康猪群,给发病猪接种疫苗不仅浪费,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给处于潜伏感染期的动物接种疫苗会导致副作用甚至发病。

  分娩前后各1周最好不要接种疫苗,此时猪体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干扰机体对疫苗的反应。如果接种疫苗时发生过敏反应,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不会干扰免疫应答,但在接种活的细菌性疫苗前后各3天不要应用抗菌药,如果猪群发病需要治疗,可等其康复后再接种。

  5)联合注射

  现在有许多联苗可以一针注射预防多种疾病。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猪场应用疫苗种类较多,在某段时间内需接种多个不同的疫苗,但通常不要同时接种多个疫苗,如果试验证实某些疫苗可在猪的不同部位同时注射,方可采用联合注射,这样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多次保定对猪的应激,但是要尽量避免将两种疫苗混合注射,除非有试验证实可行。另外,即使不是同时注射疫苗也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连续不同的疫苗。

  6)免疫剂量

  疫苗瓶标签上的注射剂量是经过严格的试验验证,并经注册的有效剂量,通常是1头份,因此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增加剂量并不一定会加强免疫效力,有可能会引起副作用,而且造成浪费,猪场常犯此类错误,任意加大注射剂量。当然如果疫苗质量欠佳则另当别论,而注射剂量不足则由于免疫刺激不够而影响免疫水平。

  7)疫苗的反复使用

  所有开封及使用过的疫苗剩余部分都应废弃,因为疫苗一旦使用后,可能会受到细菌或其他病原污染;真空破坏后瓶中空气增加,导致疫苗抗原和佐剂发生氧化:而疫苗在室温和低温间反复循环也容易导致抗原失活;活苗重新溶解后将很快失活,通常不超过3小时。使用过的疫苗瓶和一次性注射器都应及时清理弃除,并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8)疫苗副反应

  通常所有合法注册的疫苗用于健康动物接种都应该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天气、应激、注射器、潜在感染等因素会导致疫苗注射后动物出现精神沉郁甚至发热等症状,还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尤其是油佐剂疫苗,或者注射部位局部污染导致感染),严重的甚至引起母猪流产、休克。此时应准备抗组胺药物或抗热药物及时治疗,并采取措施减少应激。

7、免疫失败的原因

  虽然接种了疫苗,但猪场还是会经常发生免疫失败,其可能原因如下:

  (1)猪群疾病诊断错误,导致疫苗种类选择错误,比如蓝耳病引起的繁殖障碍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当然不会起作用,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关节炎接种链球菌病疫苗也不会起作用;

  (2)猪群疾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营养、应激、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等,这些因素可能占主导作用;

  (3)疫苗保存条件、运输条件、免疫剂量错误;

  (4)猪群存在免疫抑制,饲养管理条件恶劣,感染压力过大;

  (5)疫苗缺乏交叉保护作用,血清型或疫苗株不合适,比如蓝耳病疫苗、链球菌病疫苗;

  (6)疫苗质量不佳,抗原含量不足。因此猪场应该选择信誉良好和售后服务及时周到的厂家,只有这样才能给猪群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猪群埋下感染疾病的隐患。

请点在看,感谢分享!

昨天精彩回顾

1、猪老板哭了…………

2、海南大涨!.4.19明天最新猪价!

3、凭借数字化优势,养猪“新势力”们快速实现弯道超车

4、猪场日常管理生物安全细节1、2、3

近期精彩回顾

1、牧原日赚万,新进养猪户要亏大发了?

1、河南首富“豪赌”世界养猪工厂

1、亿养猪大户业绩暴跌,股价逼近跌停!

1、2月山东饲料环比下降43%,猪浓缩料下降67%

1、海大超过新希望成国内第一大饲料企业

1、一个杀猪人5年分红亿元!

1、中粮期货:由北至南部分地区母猪产能损失接近30%

1、牧原去年暴赚吨人民币!还有猪企净利增长倍

2、猪业地震,全球缺猪!

1、正邦科技二代86年的林峰接班

2、正邦集团

点击图片,治不好的腹泻不妨试试腹泻特效+!

小编希望您在文末点个“在看”,十分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wwh.com/yzyy/12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