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记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类型。
心电图常有进行性的改变。对MI的诊断、定位、定范围、估计病情演变和预后都有帮助。
1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MI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I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非ST段抬高性MI者心电图有两种类型;(1)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大于或等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MI所致。(2)无病理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改变。
2动态性改变ST段抬高性MI
(1)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T波为超急性期改变。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是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永久存在。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
(3)数周至数月后,T波逐渐恢复正常为恢复期。
非ST段抬高性MI:上述的类型(1)先是ST段普遍压低(除avR有时V1导联外),继而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型。缓解后ST段和T波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类型(2)T波改变在1-6个月内恢复。
3定位和定范围ST抬高性MI的定位和范围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
心肌梗死部位的心电图定位
注:+表示Q波、ST段抬高和T波倒置;∞表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表示可以出现+的改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