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CIF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这

傅国胜教授说:“对于这类患者,综合评估很重要!存在缺血的话,需要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脏性猝死。”

讲者

浙江大学医院傅国胜

整理

医学界会议报道组Sherilyn

演讲题目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处理策略》

来源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4月21日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浙江大学医院傅国胜教授带来了题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处理策略》的演讲,小编将部分内容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浙江大学医院心内科傅国胜教授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高!

KaulP等年发表在AmHeartJ.上的研究纳入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下图可见,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衰发生率更高!

图1.STEMI、NSTEMI和UA累积1年心力衰竭发生率

血运重建与心梗后室性心动过速

1.MI后室速发生

√MI后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大部分有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MI后形成的疤痕、心肌细胞间离子通道、电传导特性的改变,构成了MI后室速/室颤的基质;

√疤痕内存活的心肌组织细胞间偶联受损形成缓慢传导,并构成解剖或功能性传导阻滞,最终形成折返。

2.随着时间推移,疤痕性室速导致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更高

图2.随时间推移心律失常死亡或MI/心肌破裂猝死的百分比

3.再灌注时间与急性期/远期室性心律失常

再灌注时间与诱导性室性心动过速(VT)有关,下图研究数据显示,诱导性VT的发生率早期为11.5%,中间为17.8%,延迟再灌注组为36.8%。

图3.再灌注时间和诱导性室性心动过速

可见VT在延迟再灌注组中更容易诱导,及时血运重建可减少急性期、远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4.稳定性冠心病进行血运重建是否获益?

VACTO研究纳入例一级预防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中71例患者存在1支以上的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经过26个月的随访,CTO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

图4.K-M生存曲线上图:无需除颤器下图:全因死亡

但RAJAV等人年研究认为,CTO的存在与患者死亡率、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率无关,且CTO患者的血运重建不改善该人群的临床预后。

图5.根据CTO是否血运重建分组比较生存率和无持续性心律失常率

小结:

1.对于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早期,及时的血运重建可减少急性期、心梗远期的室性心律失常;

2.对于慢性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意义存在争议;

3.对缺血/存活心肌的评估有助于个体化治疗的方案。

冠心病合并CHF患者预防SCD策略

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SCD)仍是死亡的主要方式,重度心衰(LVEF≤35%)患者从血运重建中获益有限,且离血运重建越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风险越大!

1.心梗40天后或血运重建90天后SCD的一级预防

表1.

2.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后SCD二级预防

表2.

3.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后SCD一级预防

表3.

4.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SCD预防中的应用

表4.

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血运重建及预后

1.选PCI还是CABG?

MaruiA等人年发表在AmJCardiol.上的CREDO-KyotoPCI/CABG研究纳入例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分别接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随访5年后发现:LVEF≤50%的患者CABG治疗后心脏性死亡和猝死率均低于PCI治疗者(见下表)。

表5.PCI患者名,CABG患者名

2.选内科治疗还是外科?

EricJ.Velazquez等人于年发表在NEnglJMed.的研究纳入位射血分数≤35%的适合CABG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内科治疗组(位)和内科治疗+CABG组(位),结果显示:内科组全因死亡例,占41%,CABG组例,占36%。

表6.试验首要重点:全因死亡率

年JACCHeartFail.发表的STICH研究统计了CAGB和内科药物治疗的死亡方式,见下表:

表7.死亡患者原因分布

最后傅教授总结,对于这类患者,综合评估很重要!存在缺血的话,需要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脏性猝死。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wwh.com/jbbk/8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