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

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3(01):95-96

作者:保春萍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术前完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及配合,包括处理并发症;对于术后仍处于危险期的患者,应该给予护理指导和生命体征观察,并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

缩短了患者从发病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结论

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和及时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有重大的作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应尽早、积极开通发病的靶血管,早期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增加心肌的存活,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是有效开通靶血管的方法,美国指南推荐应将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控制在90min以内,并将其作为质量控制的临床标准,D2B时间越短,患者术后及后期预后越好[2]。而缩短D2B时间既关系到医生,也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护理人员的术前完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及配合极其重要,术后患者仍处于危险期,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及时处理,对STEMI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有重大的作用[3]。

1术前准备

一旦确定为STEMI,立即启动导管室,开通绿色通道,行直接PCI来早期开通病变血管。术前护理人员准备包括:器械准备、物品准备、无菌台准备、药品准备、仪器准备,准备直接PCI治疗。行PCI治疗之前,需在15min内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对胸痛剧烈或者比较烦躁的患者,应做好安抚工作。同时应给予患者家属交待患者病情的危急性及PCI治疗中可能的并发症,以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4]。

2术中处理及配合

手术过程中,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过硬的应急能力。

2.1胸痛

护理工作包括术前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可相应地缓解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胸痛。同时给予患者安慰工作,并注意患者血压、心率及术中反应。

2.2恶心、呕吐

患者术中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应嘱患者把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造成呼吸困难或者窒息。可肌注10mg胃复安改善胃部不适。手术期间时刻观察患者术中反应。

2.3并发症的护理准备

术中患者有可能因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引起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并发症。护理工作应有所准备:(1)预防性药物的准备,根据靶血管情况准备防心律失常药物,如果是前壁心肌梗死,发生心室颤动可能性大,可以把利多卡因、胺碘酮提前备好,如果是右冠状动脉闭塞,出现心动过缓几率大,可以把阿托品提前备好。(2)把器械准备好,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器械,打开除颤仪,心肺复苏需要的器械,以便使用时可以一步到位。

2.4手术的配合

护理工作主要根据闭塞血管情况,提前准备好拟使用的指引导管:对前壁心肌梗死,我院一般使用EBU导管;对右冠状动脉,一般使用JR导管。因为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闭塞血管不需要硬度高的导丝,我们一般准备软导丝,当导丝通过闭塞血管时,要把球囊准备好,同时观察心电监护,提醒医生血压、心律和心率情况,另外应该准备抽吸导管、替罗非班等急诊PCI相关药物和器械,使其及时备用。

3术后护理

3.1日常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要求应低盐、低脂、易消化;少食油腻、蛋黄、动物内脏,少食牛奶、豆制品等易产气的食物。饮食上做到保证每天所需的热量和营养就可,做到少食多餐,避免因饮食过饱加重心脏负担[6]。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但长时间卧床休息会导致患者胃肠活动减少,造成大便干结,故应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使润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避免用力大便,因用力大便时会造成腹腔内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有可能造成以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发生痉挛而缺血,使得梗死的心肌面积增大。排便顺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禁烟、戒酒[7]。

3.2生命体征的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仍处于危险期,应密切检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吸氧应持续2~3d,氧气流量最好为4~6L/min,之后再根据患者恢复的情况进行间断性的吸氧,吸氧量要达到1~2L/min[8]。对于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血管病变较重的患者,应在患者床旁放置已充满电的除颤仪及急救药品,保证在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的时候能及时处理。

3.3穿刺部位的护理

股动脉穿刺患者PCI治疗后拔管时可能因为疼痛或者紧张造成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所以拔除股动脉鞘管时应提前备好急救药品,如阿托品、多巴胺等。股动脉穿刺长期的卧床易造成尿潴留、腰背痛,股动脉穿刺位点较深更易造成血肿,穿刺点位于会阴部易引起感染。长时间的卧床会造成患者腰部的疼痛,护士可以在患者腰部垫软垫,或者予腰部及术侧肢体按摩,并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防止腰部疼痛及肢体麻木,禁止向手术的侧肢卧位。这样可以减少穿刺点出血、避免形成血肿、增加末梢血供。患者行IABP或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均有可能造成穿刺部位的局部出血和血肿。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让肢体制动,若患者比较烦躁或者意识不清晰,可以通过较粗的布条使脚踝与床旁连接,脚踝部应较松弛,否则会造成局部血供不足。应定期每2h观察远端肢体血供及渗血情况。若发生渗血,应重新包扎或者压迫止血。同时也应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可以防止感染形成[9]。桡动脉穿刺应使患者手术的腕部制动,自行活动手指防止手指缺血坏死,再次嘱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PCI治疗后8h可以拆除其腕部绷带,观察伤口是否干燥,并且检查有无渗血及血肿。并叮嘱其未形成结痂前避免触碰水,防止感染的发生[10]。

3.4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为发病较急促,病情较危重,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有可能担心病情的进展、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等,产生不安、恐惧、抑郁、烦躁的心理,进而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11]。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动态心理的变化,分析并找出导致其心理变化的主要诱发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给予其耐心的心理指导,要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其不同的心理指导,使其消除恐惧或者不安。

4小结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促、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疾病。而及时行PCI治疗可以较早开通病变的血管,挽救患者的心肌,救助患者的生命。救治过程中,优质的护理工作可以缩短从发病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促进其较好地恢复。

参考文献(略)

敬请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wwh.com/xgzl/75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