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亚急性心肌梗死逼近年轻人!
据2007年~2009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显示,北京市居民特别是男性居民急性心梗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在各年龄组中,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35岁~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3年中增加了31.8%。这不禁让我们恐慌,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为什么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预防亚急性心肌梗死?
亚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化的原因:
1.压力增大:中青年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1.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5.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亚急性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
亚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对策:
1.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能积极进行降血脂、控制血压、降血糖的治疗,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因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2.注重心理平衡,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情绪波动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诱发亚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3.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资料表明,气候急剧变化是发生亚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所以中老人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
4.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亚急性心肌梗死。因此,中老年人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5.戒烟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因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诱发亚急性心肌梗死。
6.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7.注意饮食和运动,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奶油、肥肉,多吃一些糙米、蔬菜和水果可降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温馨提示:冠心病是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有此疾病的人群一定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对策,以免突发亚急性心肌梗死,造成不好的后果。
皮肤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