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杀技看完这篇,下次见到CKMB

随着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测定频率的增加,许多同行在日常工作中常碰到CK-MB测定值高于肌酸激酶(CK)的情况,令人疑惑不解。

我们知道CK等于肌酸激酶MM型同工酶(CK-MM)、CK-MB、肌酸激酶BB型同工酶(CK-BB)之和,但在日常检测中常出现CK-MB检测值与理论值不符,甚至CK-MB值大于CK值的情况,使检验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产生疑惑,有些临床医生甚至怀疑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下面让我们结合一个病例,给您分析分析。

话说,年9月23日呼吸科来了一位先前已确诊肺癌的患者,该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多次检查结果示CK-MB(免疫抑制法)值为IU/L(0~24IU/L),CK(pH比色法)值为IU/L(25~IU/L),怀疑心肌梗死;于是请心内科会诊。

我们的“福尔摩斯医生”仔细侦查后,指示重新改用化学发光法(质量法)检测CK-MB,结果提示CK-MB为3.6ng/mL(0.3~6.3ng/mL),CK(pH比色法)检测结果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福尔摩斯医生”认为之前的CK-MB为假性升高,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考虑此假性CK-MB>CK与肺癌相关。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为何“福尔摩斯医生”能一眼看穿事实真相,如此肯定CK-MB值为假阳性这首先得从CK-MB与CK的关系说起。

CK是由M(肌肉)型和B(脑)型两种单体亚单位组成的二聚酶。M型和B型亚单位结合形成3种CK同工酶:CK-BB、CK-MB、CK-MM。

CK-MB为CK中的一种,所以CK-MB检测值是不可能大于CK的。因此,当CK-MBCK时,多为假性的异常结果。

那为何临床会出现CK-MBCK的情况?与检测方法有关,或受疾病所影响?

CK检测方法临床常用pH比色法,其检测原理如下,

NADPH在nm处有特异吸收峰,通过测定NADPH生成速率计算CK活性。

CK-MB检测临床常用免疫抑制法和化学发光法2种方法。

1.免疫抑制法

2.化学发光法

此方法是双位点酶免法,将抗CK-MB、CK-BB抗体均加入血清标本中,其中CK-MB抗体中存在碱性磷酸酶结合物,血清中的CK-MB、CK-BB与抗体结合为固相物质进而被磁场吸住,未结合的CK-MM被冲洗除去。将化学发光底物添加至反应管内,此化学发光底物与CK-MB抗体上的碱性磷酸酶结合物结合后,再进行光度测定。所产生的光量与样本内CK-MB浓度成正比,即可计算出CK-MB的浓度(单位为ng/mL)。

免疫抑制法具有迅速、简捷、省时等特点,因此临床多用此种方法。然而,免疫抑制法因自身方法学不完善和易受某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会造成CK-MB活性假性升高。而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质量法却不存在该方面的问题,故化学发光法是目前较优的方法。

那么,影响CK-MB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升高的因素,具体机制是什么呢?

1.CK-BB的干扰

上面说过,正常人血清中几乎无CK-BB,可忽略不计,免疫抑制法也是假定标本中无CK-BB,但如果机体内CK-BB含量升高,此时CK-MB结果便有可能大于CK值。

2.巨CK(CK1、CK2)的干扰

巨CK1为CK与免疫球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巨CK2为CK与线粒体聚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巨CK是巨分子酶,具有高分子团,不能被免疫抑制法抗CK-M抗体所抑制,故CK-MB的测量结果会假性升高。

回到上面的病例,“福尔摩斯医生”考虑CK-MBCK与肺癌相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CK-MBCK与哪些疾病有关?

1.恶性肿瘤

有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K-BB含量升高或存在巨CK2,因此,恶性肿瘤患者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2.颅脑损伤

脑组织细胞损伤、缺血、缺氧、坏死时,大量存在于脑组织细胞胞质和线粒体中的CK-BB释放至血液中,血清中的CK-BB就会升高,因此颅脑损伤患者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3.炎症

炎症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巨CK1,因此,炎症患者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4.婴幼儿及新生儿

婴幼儿及新生儿在母体内以胎盘获取营养,其获得CK-BB的含量要多于CK-MB,因此,婴幼儿及新生儿有可能出现CK-MBCK的情况。

5.其他疾病

当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大理石骨病等疾病时,也可出现CK-MB假性升高。

总而言之,免疫抑制法测定的CK-MBCK多为CK-MB假性升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基本排除心肌梗死,建议改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以测定CK-MB(单位为ng/mL,而不是IU/L)的真实值,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筛查患者有无肿瘤、颅脑损伤、炎症等。

好了,如果您掌握了以上知识,下次遇到CK-MBCK,您也可以成为“福尔摩斯医生”,再也不用请心内科会诊了。

参考文献

1.王霞,肌酸激酶同工酶MB活性大于总肌酸激酶活性的原因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3(37).

2.王伟,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大于肌酸激酶活性原因分析及临床应用.中外医疗,.06(31).

3.吴文礼,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大于肌酸激酶活性常见原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18(08).

4.Strom,S.andR.Bendz,Serumcreatinekinase(CK)activityafterM-subunitinhibitioninpatientswithatypicalCKisoenzymes--a







































从事皮肤病白癜风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wwh.com/xgzl/8742.html


当前时间: